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财会资讯 >

严谨IPO不合格企业不择手段曲线上市


       上市难,退市更难,这是A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最让人看不懂的是,上市难有时候却难不住造假者,而一旦不合格的企业上市后,要让其符合退市条件却比上市难得多。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不合格企业即使没能蒙混过关上市,也可以通过借壳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购达到曲线上市的目的。

  近期有一批在IPO财务核查风暴中折戟的企业已成为上市公司产业并购的香饽饽。那些IPO不合格的企业,曲线上市就能合格吗?这些企业一切都奔着上市的目的而来,只要能达到上市的目的,怎么方便怎么来,不择手段。事实上曲线上市确实比IPO方便容易,俨然成为一条上市新捷径,监管部门对此不能大开方便之门。

  条条曲径通上市

  近期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动作不断,很多指向了IPO撤单企业。恒顺电气发布公告称,拟以每股7.03元的价格向盐山县海英特合伙、赵德清等发行不超过6548.36万股的股份,购买河北沧海重工99%股权,全资子公司恒顺节能拟向赵德清支付现金购买沧海重工另外1%股权;被收购对象沧海重工曾是一家拟上市公司,去年4月已经预披露招股书,在最近的IPO专项财务核查中正式撤单。今年3月13日“终止审查”的安徽惊天液压日前在增资扩股中,引入了上市公司方圆支承。

  另外,两次折戟IPO的中技桩业被ST澄海收购92.99%的股权,实现借壳上市;2009年折戟创业板的上海同捷科技今年初已被成飞集成收购;曾多次冲刺IPO未果的山东金创,拟由山东黄金收购其控股股东金创集团,实现间接上市;吉安集团借壳山鹰纸业上市;天津滨海水业集团借壳*ST四环上市。真可谓是条条曲径通上市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被收购兼并的IPO撤单企业已经业绩变脸,沧海重工业绩下滑就非常明显。在沧海重工去年4月发布的预披露招股书中,2009年、2010年和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.17亿、5.6亿和近6亿,后两年增幅达到8%和7%;而三年的净利润则分别为3249万、5251万和6418万,后两年增幅分别达61.6%和22%。而到2012年,公司营业收入仅为4.97亿,下降17%,净利润降为4740万,下降26%。

  IPO撤单企业业绩变脸的背后往往是包装过度,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为继,原形毕露,不得已只好撤单。IPO过不了关,现在通过曲线上市就能脱胎换骨吗?显然不能。那为什么这些陷入困境的企业会与一些上市公司一拍即合呢?问题其实也正在这里,一方是业绩包装高手,另一方是业绩压力巨大却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,各有所需,背后是苦苦寻求退出渠道的VC/PE股东和一心圈钱的公司,在券商投行的牵线搭桥下,双方一拍即合。

  曲线上市埋隐患

  IPO不合格,曲线上市以后也不会合格,这与让不合格企业蒙混过关上市的后果是一样的。A股的问题大都出在源头,但要令其退市却很难。像万福生科、绿大地这样已经被查实造假上市的公司,因为不符合退市条件而无需退市,相反还能找到背景过硬的大公司来重组,焕发第二春。明眼人都能看出,不符合退市条件是假,受不了太多的不合格公司退市才是真。不合格企业曲线上市使得A股的生态环境更为严峻,这些公司上市以后同样也退市难,长此以往,A股的根基岌岌可危。

  监管部门不但要为IPO把关,也应该为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把关,特别要警惕将IPO闯关失败的企业作为标的的并购行为,因为这中间集合了VC/PE股东的退出诉求、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需求、IPO闯关失败企业转嫁包装成本的利益纠结,带给二级市场的将是一地鸡毛,惟一的输家将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。

  现在对上市公司收购兼并IPO撤单企业几乎是一路绿灯,二级市场往往还把这当成利好消息来炒作,把很多人都搞糊涂了。这些主动撤单企业大都存在问题,而业绩变脸很可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。把这些问题企业收购进上市公司,等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,引爆时受伤的只能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。因此,对待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行为,必须要像对待IPO那样严格,为二级市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
 

相关文章

无相关信息
更新时间2022-03-13 11:19:11【至顶部↑】
联系我们 | 邮件: | 客服热线电话:4008816886(QQ同号) | 

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

客服电话: